提到全球变暖的现象,北极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特例。北极的升温速度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,而气溶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科学家们早已意识到,来自其他地区的污染物会在北极大气中积聚,改变大气的化学成分,吸收阳光,影响当地的气候模式,导致局部变暖和冰雪融化。海盐颗粒在气溶胶的质量浓度中占主导地位,但其生成机制及对北极气候的影响仍不明确。
气溶胶科学与工程中心(CASE)的主任、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麦凯维工程学院的能源、环境与化学工程教授王健,带领大气科学家们研究了海盐气溶胶对北极变暖的生成及其影响。他们的研究成果于9月4日发表在《自然地球科学》杂志上,揭示了北极中部吹雪所产生的大量细海盐气溶胶,增加了颗粒浓度和云的形成。
“在过去几十年中,科学家们已确认‘北极雾霾’是北极冬季和春季气溶胶的主要来源。这种雾霾是由于污染物的远距离传输造成的,”该研究的第一作者、王实验室的前博士后研究员龚显达表示。“然而,我们的研究表明,当地的吹雪会产生海盐颗粒,这些颗粒在北极中部的气溶胶总量中占据了更大的比例。”
王的团队分析了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站(MOSAiC)收集的数据。这类观测非常困难——马赛克探险需要国际合作,并将破冰船固定在北极中心的浮冰中,与海冰一起漂流整整一年——但对于全面了解北极大气状况至关重要。
“马赛克探险让我们观察了气溶胶和云层在一年的演变过程,并促成了这一发现,”王说。“北极大气中的海盐颗粒并不令人意外,因为海浪破裂会产生海盐气溶胶。但我们原本预计这些来自海洋的粒子会非常大且数量不多。我们发现,在强风条件下的吹雪中,海盐颗粒比预期要小得多,浓度也更高。”
在北极中部,最寒冷的冬夜通常是最晴朗的,地球的热量可以不受阻碍地逃逸到太空。然而,在温暖的云层下,长波辐射被困住并导致变暖,因此任何导致云形成增加和云量持续的过程都会提高地表温度。小的气溶胶颗粒,包括王的团队发现的由吹雪产生的细海盐气溶胶,对云的形成非常有利。
龚表示:“这些海盐颗粒可以作为云凝结核,促进云的形成。”“考虑到北极冬季和春季没有阳光,这些云能够捕获地表的长波辐射,从而显著提高北极表面的温度。”
尽管科学家们之前未观察到这种现象,但吹雪产生的细海盐气溶胶一直是北极气候系统的一部分。通过这一观察和系统研究,表明吹雪产生的海盐颗粒约占总气溶胶颗粒的30%,气候模式现在可以更新,以纳入这些细颗粒的影响。
“不考虑吹雪产生的细海盐气溶胶的模型会低估北极气溶胶的数量,”王说。“无论人类是否导致变暖,吹雪都会发生,但我们需要将其纳入我们的模型,以更好地重现北极当前的气溶胶数量,并预测未来的北极气溶胶和气候条件。”
本文来自作者[冰薇]投稿,不代表欣奇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n.cdxqdb.com/wiki/202505-704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欣奇号的签约作者“冰薇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研究发现,雪暴加剧北极气温上升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欣奇号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提到全球变暖的现象,北极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特例。北极的升温速度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,而气溶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...